骨质疏松:潜伏在我们身体中的“骇客”

来源:宏韵中医     时间:2023-08-21

  骨质疏松症,是一种以骨质的减少和骨质改变为特征的疾病,常见于中老年人群。患者骨骼脆弱,易发生骨折,给生活带来不便,并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。那么,骨质疏松是如何引起的呢?

  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众多,生活方式、遗传因素、药物影响等都可能与之有关。我们先从生活方式方面来分析。

  髋关节、脊椎骨和桡骨是骨质疏松最容易受影响的部位。长期久坐、缺乏运动会导致骨密度下降。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,如步行、跑步、举重等重力对骨骼的刺激不足,会减少骨骼的负荷,从而减少了骨骼的细胞活动,导致骨量减少。

  而营养不良也是引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。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,缺乏钙会导致骨骼中的钙流失,进而引发骨质疏松。此外,维生素D的缺乏也会使身体对钙的吸收能力降低,更加加剧了骨质疏松的发生。

  女性在更年期后,由于卵巢功能衰退,雌激素的水平下降,骨质流失速度就会加快。女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,特别是有家族遗传史或者个人早绝经的女性。

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,如糖皮质激素、抗癫痫药物等,也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。这些药物会干扰身体对钙质的吸收,从而导致骨骼流失。

  除了以上因素,不良的生活习惯、烟酒的过量摄入、慢性疾病的存在等都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。酗酒和大量吸烟会干扰机体对钙质的吸收,在骨骼中形成具有有害物质的化学反应,从而促进骨质流失。

  中医学认为,骨质疏松属于肾虚类型。由于肾藏精,骨质疏松是体内精气亏损所致。精气充足,骨髓充盈,骨以精贯之,所以精气的盛衰与骨密度息息相关。

  中医通过药膳、针灸、推拿等疗法来治疗骨质疏松。常见的药膳如补肾补钙的黑芝麻糊、骨头汤等,可以起到补充精气、强健骨骼的作用。针灸和推拿则可以通过调理经络、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症状。

  预防骨质疏松,首先应从生活方式着手。增加体育锻炼,合理摄入富含钙、维生素D的食物,避免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。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规律作息,保持心情舒畅,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。

  总而言之,骨质疏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了解这些原因,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,注重中医的调理方法,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骨骼健康,远离“骇客”骨质疏松。

疾病科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