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律失常种类有哪些?了解一下中医角度的看法

来源:宏韵中医     时间:2023-08-23

  心律失常,是指心脏搏动节律不规则或过缓,过速等异常,常常引起心慌、心悸等症状。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经验,心律失常常常与脏腑、气血等方面产生关联。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律失常的种类及其中医角度的看法。

  1、房性心律失常: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房室壁在收缩时发生紊乱,导致心跳失常,表现为心悸、心慌、胸闷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房性心律失常常常与情志不畅、脾胃失调、肺气郁结等有关。

  2、室性心律失常: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室壁在收缩时发生紊乱,导致心跳失常,表现为心悸、气喘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室性心律失常常常与肝郁、气滞、经络不畅等方面产生关联。

  3、窦性心律失常: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由心脏窦房结所发出的冲动产生异常,导致心跳速率过快、过缓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窦性心律失常常常与气虚、血瘀等方面有关。

  4、房室传导阻滞: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房室间传导系统发生障碍,导致心跳节律不正常,表现为心悸、气促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房室传导阻滞常常与脾胃虚弱、气血不足等方面有关。

  5、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: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指心脏快速跳动的节律不规则,容易引发心绞痛、心力衰竭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常常与气血瘀滞、肾虚等方面产生关联。

  以上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种类,每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都有其对应的中医治疗方法。如果经常出现心悸、胸闷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寻求专业的中医诊疗方案。此外,平时要注意调节情绪、保持良好的作息、饮食习惯等,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。

疾病科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