窦性心动过速是指窦房结自律性增高,导致心率在正常基础上超出100次/分钟的一种心律失常。尽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绪激动、运动剧烈等因素可能导致短暂的心率加快,但窦性心动过速病人的心率持续过快,初步排除由药物、病理性因素等引起的窦房结功能亢进后即可确诊。
窦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复杂多样。最常见的原因是:身体处于应激状态,如焦虑、担心、紧张;处于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状态下;服用某些药物,如咖啡因、利福平、兴奋剂等;代谢紊乱,如甲亢、发热、贫血等;以及心脏病的早期阶段,如冠心病、心肌炎等因素。
作为一种心律失常,窦性心动过速的主要症状有:心慌、胸闷、胸痛以及气短等。病人可能会感到心律异常,心搏加速且规律,甚至有时会觉得心脏快要“蹦出来”。一般来说,症状会继发于病因,即应激状态出现后才会体验到。在持续时间上,窦性心动过速往往是暂时性的,一旦消除病因,心率就会恢复正常。
然而,长时间的窦性心动过速会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。由于心率过快,心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充分舒张和收缩,最终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、心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。此外,在窦性心动过速的情况下,心房收缩得更为频繁,可能导致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发生。
应对窦性心动过速,首先需要减轻病因。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,保持良好的心态;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,避免过度劳累;适量运动,但要避免剧烈运动;逐渐戒除咖啡因和兴奋剂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。此外,被确诊为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还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。
药物治疗是窦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常见方式。通过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,可以降低心率,从而缓解症状。对于频发且严重的窦性心动过速,可能需要行射频消融治疗。这种治疗方法通过改变心房与窦房结的传导路径,恢复心率的正常节律。
总的来说,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,虽然多数情况下属于暂时性的病症,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。任何心率异常或有相关症状的患者,都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治疗,以维护自己的心脏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