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脑部疾病,中医认为其主要与肝、脾、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。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风常见的中医症候,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。
中医将中风大致分为肝阳上亢、痰湿阻络、气血亏虚三大类。肝阳上亢型患者常表现为头痛头晕、面红耳赤、烦躁易怒等症状,中医认为这类患者肝脏功能失调,导致肝阳上亢,可通过平肝潜阳的中药进行调理。痰湿阻络型患者则表现出肢体麻木、语言不利等症状,因痰湿阻塞了气血运行的通路,治疗时需用化痰祛湿的药物疏通经络。最后,气血亏虚型患者多表现为面色苍白、精神疲惫、气短乏力等,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是这类患者的主要病因,应以补气养血之法治之。
此外,中医在治疗中风时还非常注重扶正固本与标本兼治结合的原则,因此在选用药物的同时,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增减药方中的中草药,以达到最佳疗效。同时,中医治疗中风还常常采用针灸、推拿等非药物疗法,帮助调节人体脏腑功能,促进康复。
总之,对于中风这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,了解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非常重要。家人和朋友应当共同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,一旦发现中风前兆,如面部歪斜、语言不清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,及时诊治,从而减轻病情,提高生存质量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