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风患者增多,如何早诊早治防患未然?

来源:宏韵中医     时间:2025-08-16

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,中风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,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这一突如其来的健康挑战。中风,又称脑卒中,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的疾病,它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。专家指出,预防中风固然重要,但如果不幸患上中风,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样关键。那么,如何才能做到早诊早治,有效减少中风带来的伤害呢?

  首先,了解中风的早期信号至关重要。中风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出现的一侧面部、手臂或腿部的无力或麻木,特别是与身体对侧相比。还有可能是突然出现的言语不清、说话含糊或难以理解别人的话;双眼突然出现视力障碍,一侧或双眼同时受到影响;还有就是突然出现的行走困难、眩晕、失去平衡或协调;头痛的发作,且头痛的原因不明,特别是如果这种头痛异常严重或突然剧烈。一旦上述症状出现,立即就医是最正确的选择。

  其次,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中风的关键。许多中风病例与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和肥胖等慢性疾病有关。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如定期锻炼、均衡饮食、戒烟限酒、维持正常的体重,有助于降低中风的风险。即便是已经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,也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管理,以免疾病的恶化导致中风风险的增加。

  此外,学会识别中风的症状并迅速寻求医疗援助,对于未能及时识别的患者尤为重要。在中国,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病后4.5小时内接受治疗,尤其是溶栓治疗,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和残疾,提高康复可能。因此,一旦怀疑是中风症状,家属或患者自己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并尽快前往有资质的医院就诊,争取宝贵的黄金治疗期。

  通过提高公众对中风早期症状的认识和响应速度,以及加强个人健康管理,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实现更好的健康成果。

疾病科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