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拔罐疗法:揭秘常用穴位与实际应用

来源:宏韵中医     时间:2025-11-02

  近年来,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不断提升,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使用中医传统疗法来养生保健,拔罐便是其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之一。通过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疼痛,同时还能调理身体机能。今天就一起探讨一下中医拔罐所涉及的主要穴位及其实际应用价值。

  一、肺俞穴: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该穴为肺之背俞穴,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,如咳嗽、哮喘、感冒等。

  二、大椎穴: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它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,能够调整人体气血,缓解感冒发热、颈椎酸痛等症状。

  三、肩井穴:肩井穴位于肩部中,下达第六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主治肩背疼痛、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多种疾病。

  四、期门穴:期门穴位于正对乳头直下,第四肋间隙,能调理肝经气血,缓解胸闷、胸痛等病症。

  五、血海穴: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,髌底内侧端上2寸,治疗膝骨关节炎及痛经、月经不调等问题。

  六、风门穴:风门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风为百病之长,风门穴能祛风解表,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、发热及关节疼痛。

  通过不同穴位的拔罐,不仅可以促进局部血流循环,还能调节全身机能,对人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在使用拔罐疗法时,最好先查明个人体质状况,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施术,避免意外发生。

疾病科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