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失眠分类及其治疗方法

来源:宏韵中医     时间:2023-08-19

  失眠是指在睡眠时无法入眠或难以保持睡眠,导致睡眠质量差、精神疲劳等问题。中医认为失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类型。

  外因失眠主要受到环境、生活习惯等外在因素的影响。例如,睡眠环境不良、晚餐过饱或过饥、运动时间过晚等。此时,可采取调整生活习惯、改善睡眠环境的方法来改善失眠。

  内因失眠则主要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,包括气虚血弱、心神不宁、肝气郁结等。根据中医理论,内因失眠应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。

  气虚血弱型失眠,表现为疲乏、心慌、头晕等症状。治疗可采用益气养血、平肝安神的方法,如补中益气汤、八珍汤等。

  心神不宁型失眠,表现为心情烦躁、多梦、入睡困难等症状。治疗可采用安神、养心的方法,如五心安神丸、天王补心丸等。

  肝气郁结型失眠,表现为情绪不稳、头晕目眩等症状。治疗可采用疏肝解郁、安神的方法,如逍遥散、柴胡汤等。

  此外,中医还推荐了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养生方法,如按摩足三里、食用鸡肉、黑芝麻、枸杞等,可以有效改善失眠问题。

  总之,中医认为失眠不仅仅是一种症状,而是身体内部出现了某些问题。因此,治疗失眠应当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和证型采用相应的方法,而不是一刀切的使用安眠药等方法。

疾病科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