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律失常病种分类

来源:宏韵中医     时间:2023-08-23

 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不规则或不稳定,导致心跳过快、过慢或不齐等症状的统称。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,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多个病种。

  一、窦性心律失常

 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,导致心率过快、过缓或不规则等症状。常见的病因包括代谢紊乱、心理因素、药物影响等。

  二、心房颤动

  心房颤动是指心房肌纤维的无序收缩,导致心房收缩不规则,心率加快、不齐等症状。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瓣膜病等。

  三、心室颤动

  心室颤动是指心室肌细胞的不协调性收缩,导致心室无法正常收缩,血液无法被有效泵出,是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。常见的病因包括心肌梗死、心肌炎、心肌病等。

  四、预激综合征

  预激综合征是指心电图上出现房室旁道的病变,导致激动传导速度快,出现提前兴奋的情况。常见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、心肌病等。

  五、束支传导阻滞

  束支传导阻滞是指心室肌的激动传导过程受到阻碍,导致心室收缩受损,心率不齐等症状。常见的病因包括冠心病、心肌梗死等。

  中医认为,心律失常与脏腑气血运行不畅有关,常因情志不遂、饮食不节、疲劳过度等因素引起。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主要从调理心脏、养护脏腑、调节情志等入手,采用针灸、艾灸、中药等综合治疗,可起到显著疗效。

  总之,心律失常病种多而复杂,治疗也需针对不同病种进行综合治疗,以达到治愈的目的。同时,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将为治疗心律失常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帮助。

疾病科普